“疫”不容辞,一“马”当先
——马克思主义学院师生抗疫在行动
长春的三月,本是万物复苏、春意萌动的时节
一场新冠疫情来袭却使人猝不及防
原本的进程与计划戛然而止
一场抗击疫情的全民战役打响了
无声无息,而又震耳欲聋
“保卫校园,守护师生,让疫情在校园门前退却!”
这个声音激荡在每一个吉林农业大学的老师学生心灵
没有旁观者,只有参与者,此刻,每个吉林农大人都是战士
“疫”不容辞,一“马”当先
马克思主义学院师生全体总动员
“战”疫微课、学“理”战疫,驻扎校园、下沉社区.....
冲锋在前,勇担使命,谱写新时代抗疫新篇章
—————————————————————————————————
教 师 篇
一、党旗飘扬,镌刻“志愿者”鲜亮的名字
为了早日实现长春市全面“动态清零”的目标,协助社区抗击疫情,“除因防控要求居家隔离以外,所有党委班子成员都要下沉一线,成为社区防疫志愿人员。”是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王长海同志在组织召开全体教师线上工作会议上,发出的一条掷地有声的倡议,学院教师闻令而动,第一时间向所在社区报备,申请担当抗疫志愿者。学院老师们变身一个个抗疫“大白”,一场时空联动的抗疫硬仗由此拉开帷幕。
学院党委书记王长海同志率先垂范,下沉社区,协助社区搬运防疫物资,和社区工作人员一样轮流站岗;院长汪沅同志协助社区统计住户信息、核酸采样扫码登记等工作。

党委书记王长海同志协助搬运防疫物资 院长汪沅同志搬协助统计防疫数据
在沁馨花园小区,刘利老师与其他社区志愿者一道,挨家挨户的发放抗原试剂,王军政老师协助社区进行核酸检测采样和扫码执勤工作,于德信、施树城两位老师参与小区发放抗原试剂盒、协助核酸检测采样和秩序维护等工作;在复地哥德堡森林小区,许小石和高乐两位教师夫妻抗疫齐上阵,协助社区排查和防范外来私入人员;于微老师主动请缨参加社区志愿服务行动;学院办公室主任李亚非同志为国信社区冠城国际临时党支部制作了防疫宣传视频;还有学院高迪、于淼淼、张慕薇、张立明、逄昊等青年老师......他们用行动,践行了一名共产党员党性修养与使命担当,使鲜红的党旗在社区高高飘扬。
在沁馨花园小区,刘利老师与其他社区志愿者一道,挨家挨户的发放抗原试剂,王军政老师协助社区进行核酸检测采样和扫码执勤工作,于德信、施树城两位老师参与小区发放抗原试剂盒、协助核酸检测采样和秩序维护等工作;在复地哥德堡森林小区,许小石和高乐两位教师夫妻抗疫齐上阵,协助社区排查和防范外来私入人员;于微老师主动请缨参加社区志愿服务行动;学院办公室主任李亚非同志为国信社区冠城国际临时党支部制作了防疫宣传视频;还有学院高迪、于淼淼、张慕薇、张立明、逄昊等青年老师......他们用行动,践行了一名共产党员党性修养与使命担当,使鲜红的党旗在社区高高飘扬。

刘利老师挨家挨户发放抗原试剂 王军政老师为居民进行核酸检测

于德信老师协助维护核酸检测秩序 施树成老师组织居民核酸检测

许小石老师在社区门卫值守 高乐老师在社区门卫值守

于微老师收获社区表扬信 李亚非老师获社区领导好评
张慕微老师发放保供物资 高迪老师登记住户信息

张立明老师发放核酸制剂盒 于淼淼老师入户核酸检测 逄昊老师搬运防疫物资
二、教学“战”疫,录制“战”疫思政微课
根据教育厅和学校的相关工作要求,学院的教师们第一时间把防疫工作精神深度融入思政课教学。学院迅速精心组织教学团队和指导教师团队,发挥思政课主渠道作用,及时录制思政“战”疫微课视频,宣扬伟大抗疫精神、解读防疫政策、讲述抗疫故事、科普抗疫知识。已经录制完毕的于淼淼、丁微、高迪、胡玥、施树城、付俊龙、张连奎等教师思政微课,王云霞、潘月游老师以及于淼淼教师指导学院研究生、本科生主讲的思政微课,均受到省教育厅和学校的一致好评。目前完成录制的七期十讲的战“疫”思政系列微课,点击学习量达万余人次。


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微课教师主讲团队

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微课学生主讲及指导教师团队
三、学理“战”疫,开展学术讲座进行理论宣讲
一是积极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研究优势,组织学院学术团队,以学术报告形式,结合抗击疫情进行理论宣讲,阐释抗击疫情的学理,讲清抗击疫情的道理,把握抗击疫情的情理。目前已经组织“云端学史‘疫’路同行”学术报告2场,分别由张明霞、张连奎老师主讲。二是组织观看历史文献纪录片《白山黑水铸英魂》、电视剧《跨过鸭绿江》,力争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三是精准“点对点”,通过“包保”形式,与对接学生进行线上座谈,及时疏导安抚学生情绪。四是充分利用学术资源和平台,组织学院师生收看由教育部、省教育厅以及全国重点马院组织的学术报告20余场,积极开展疫情期间的各种教育活动。


王云霞副院长与对接的12名研究生进行线上座谈

师生观看线上文献片
学 生 篇
四、青春战“疫”,不负韶华
“青春由磨砺而出彩,人生因奋斗而升华”。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疫”中,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学子们用实际行动践行了这句箴言。无论是在学校的学生,还是因为疫情未能返校的学生,都义无反顾地投入到志愿者的行列。当学院党委刘冠廷副书记和辅导员逄昊老师发出征募志愿者的号召后,学院的本科生和研究生迅速响应,积极请命担当志愿者,如一团火星在宿舍、在校园、在家乡迅速燃烧,他们很快担当起抗疫“小战士”,迅速“变身”成为楼层长、安全员、送餐员、巡楼员、抗疫知识科普“小专家”等。截至目前,学院参与抗疫的研究生志愿者达20余人,占全体在校研究生近60%。宽肥的大白服,遮住了他们弱小的身躯,但是却遮蔽不了由青春所迸发出的强大光芒!新时代大学生用冲锋在前、勇于担当书写青春誓言!

2021级硕士研究生刘玥担当志愿者 2021级硕士研究生牟溪为同学们送餐

学校致刘玥同学家长的一封信 牟溪同学家长给学校的回信
由于吉林疫情原因未能如期返校的山西籍研究生2019级的张杨和周星宇同学,分别是正式共产党员和预备党员,他们一直心系母校和在校的同学们。在太原出现疫情之后,第一时间向社区报道,成为志愿者,主动承担搬运物资、人员流调疫情防控工作。张杨同学与父亲一道上演“抗疫父子兵”,周星宇同学与母亲并肩战“疫”母女档,他们的事迹被《人民网》、《山西新闻网》、《太原日报》、《太原晚报》等主流媒体和吉林农业大学、校团委等公众号公开报道。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广大青年用行动证明,新时代的中国青年是好样的,是堪当大任的!”马克思主义学院的青年学子们以梦为马,不负韶华,勇于担当,甘于奉献,铸就无悔青春。

张杨抗疫事迹被人民网报道 张杨同学为小学生做抗“疫”知识讲座

太原日报报道周星宇同学抗疫事迹 周星宇同学与母亲携手战“疫”
“疫”不容辞,一“马”当先
为了打赢疫情校园保卫战,全体马院人挺身而出,不惧阴霾
一个人的智慧和力量是渺小的
无数个人的力量其无穷的
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
或许岁月和生活暂时慢了下来
但,奔赴胜利的灵魂和脚步从未停下
此刻的校园,蓝湖梦醒,春暖花开,莺燕归来
岁月静好
让我们一起期盼和等待.....
撰稿:逄 昊
审核:王长海 王云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