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8月12日,第十一届吉林省科协年会在长春市南湖宾馆举行,年会以“科技助力 乡村振兴”为主题。我院汪沅院长出席年会开幕式并参加智慧农业高峰论坛,做了题为“乡风文明建设:理论思考与实践探索”的会议发言。
首先,汪沅教授对乡风文明在乡村振兴中的地位和作用、乡风文明的含义和要求、我国乡风文明建设历程、乡风文明建设现状和存在问题以及乡风文明建设路径进行了深入的理论阐释。汪沅教授指出,乡风文明是乡村振兴之魂,乡风文明建设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任务,是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生活富裕、治理有效”任务的目的和保障。她详尽梳理了我国乡风文明的建设历程,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到“乡村振兴战略”,我们党对农村建设的政策和理念发生很多变化,但自始至终唯一坚持不变的是乡风文明建设,足见党对乡风文明建设的高度重视,同时意味着乡风文明建设任重道远。
然后,她在分析了乡风文明的现存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解决问题的路径。她指出,基于东北三省的地域特征和人文生态,针对乡风文明现存的迷信盛行、民俗文化传承缺失、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不良、劳动力外流等问题,乡风文明建设路径主要从顶层设计,出台文件、典型示范,评选模范、制定村规民约、三下乡活动常态化、刚性约束和柔性约束相结合、发挥数字技术的作用、发挥新乡贤的作用、充分运用红色文化资源等八个方面展开。
最后,汪沅教授强调了乡风文明建设的建设理念和指导原则。指出,乡风文明建设应该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充分体现农耕文明的独特魅力、亲近百姓,走到百姓生活中去、革故鼎新,充分利用数字技术。在实践层面坚持长期性、系统性、协同性和实效性的原则。
汪沅教授的主题发言紧扣党和国家对于农村建设的重要要求和核心精神,特别是契合了7月22日至24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吉林时强调的“加快推动新时代吉林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的讲话精神,为乡村振兴战略中的乡村文明建设、提升乡村建设软实力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参考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
汪沅教授的论坛发言受到与会专家学者的一致认同。学院王云霞副院长、逄昊老师一同参加了本次年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