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由教育部高校思政课教学指导委员会主办,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承办的“七十五载薪火传承,千秋伟业奋斗有我”——第八届全国高校大学生讲思政课公开课展示活动圆满落幕,并公布了评审结果。经吉林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提交的两部作品,均获得全国大学生讲思政课大赛三等奖。
获奖作品名称:
《蘑菇院士的教育家情怀》

团队成员:
李文鼎、张鹏飞、田佳佳、刘 爽、刘林博、李 游
指导老师:
李广艳、逄 昊
作品摘要:
作品围绕《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四章第二节“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知识内容。中华民族有着源远流长的传统师道文化,历经时代洗礼和一代代教育者的持续践行,凝练升华为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作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特别是关于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为指导,以李玉院士的生平事迹、教育理念和巨大贡献为主线,紧紧围绕教育家精神的内涵,从薪火相传、科技报国、躬耕讲台等多个维度,在吉林净月灵芝科技小院等育人场馆,讲述和呈现了蘑菇院士弘扬和践行教育家精神的故事。
获奖作品名称:
《土地改革——七十五年来新中国农业发展的繁荣生命线》

团队成员:
冯琳晚、李 好、谢 冉、孙逸竹
指导老师:
李广艳、逄 昊、潘轶民
作品摘要:
作品围绕《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七章至第九章关于土地改革运动的知识内容。紧密结合“七十五载薪火传承,千秋伟业奋斗有我”的主题,通过对新中国建国前、新中国建设初期、改革开放初期和党的十八大之后土地改革的脉络进行梳理,展示新中国土地改革的基本时间链条,呈现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农民从“站起来”、“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伟大进程。以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十一届三中全会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的论述引出土地改革的背景,以及1946年至新中国成立前的土地改革探索;介绍土改初期与农业集体化运动,以及农业集体化时期土地改革的情况;阐释“小岗精神”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展望新时代的土地改革,和新征程上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方向重点。
我院对本届比赛给予了高度重视,立足学校农业学科专业优势积极组建参赛队伍,成立教师指导团队,精心遴选优秀作品,从题材选择、教学设计、文案编辑、视频录制等方面积极动员、严格把关。两支参赛团队取得的优异成绩,既展现了我院学子紧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前沿趋势,又彰显了学院在参与“大思政课”建设过程中所取得的喜人收获。未来,我院将进一步丰富教学模式,立足人才培养实际,积极发挥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学科优势,打造更多优秀作品,为推进思政课教学改革,提升思政课质量积极贡献力量。